为进一步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本周举行了两场教研观摩活动带领百花校区全体数学教师共同探索大单元教学的“教”与“学”。
第一场教研活动于10月18日举行,荔园小学百花校区数学科组邀请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姚铁龙老师莅临指导,荔园小学(荔园教育集团)百花校区穆洋副校长、徐杰主任出席活动,百花校区全体数学老师观摩学习。
第二场教研活动于10月20日举行,校长研修班罗琛琪、李文吉、温竻金出席活动,皇岗创新实验学校杨春锋副校长、荔园小学(荔园教育集团)众孚校区杨超副校长、百花校区徐杰主任出席活动,百花校区全体数学老师观摩学习。
两场研讨活动均分为展示课、磨课分享、专家点评三个环节。
第一节展示课是由我校章乐老师带来的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与平移”中的第一课时《平移》,围绕“俄罗斯方块”这一教学背景,嵌入“平移”的数学知识点,通过课堂师生互动、小组讨论、分享汇报成果等丰富的教学形式,不仅吸引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所在,在数学课堂经历玩中学、做中学的过程,体会数学之美。
第二节展示课是由我校何靖楠老师带来的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再认识(一)》,何老师的教学设计脉络清晰,各个环节衔接紧凑。以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剪窗花活动引入,复习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接着通过对图形卡纸折一折的活动,引发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感性认知。最后通过画一画、议一议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在磨课分享环节,章乐老师对本单元教材进行了整体性分析:《轴对称与平移》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本章内容意在让学生经历对现实生活中图形运动的抽象过程,认识平移、旋转、轴对称的特征,体会运动前后图形的变与不变,感受数学美,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本单元主线围绕“图形的运动”展开,将教材中难度较低的第3课时《平移》经整合,调整为第1课时,意在让学生动态感知平移是图形或物体在平面内的运动。并为第2、3课时《轴对称图形的再认识》中“轴对称也是一种图形的运动”做铺垫。
本单元课时整合表:
在评课环节,姚铁龙老师与杨超副校长提及:
章乐老师在组织教学及教学建构方面非常出色,从学生生成的错例中分析,进一步生成对例与优例,使得学生深入地理解了平移的概念。章老师的课可以更有趣,比如融合情境与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俄罗斯方块的游戏情景贯彻到底,能让课堂“好玩”起来。
何婧楠老师话不多,语速得当,充分让学生发挥主体性,学生在不断地“去伪存真”的过程中,学会了抽象概括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何老师经验不足,在辨析“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重难点的时候,着力不足,可以学会“装傻”,进一步激活学生。
姚老师和杨超副校长的指导及建议让在座的教师重新审视数学大单元教学,对接下来我校的数学教学工作方向起到很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未来,荔园小学的老师们将继续立足于核心素养下的大单元课堂教学,并将带领孩子们继续探索在数学的海洋中!
新闻稿:代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