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营造教师间互动研讨的教研氛围,园岭校区进行了青年教师公开课展示活动。数学科组的郭伊晗、钟怡姿老师展示课中彰显实力,各显风采。邱山红副校长、众浮校区的杨超主任、园岭校区几位行政和所有的数学老师参加了听课、评课。
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数学组磨课
好课从“磨”出,精彩自“磨”来。为了深入贯彻新课标理念,促进校内减负提质,加快青年教师的业务成长,不断推进“匠心传承,蓝青共进”师徒结对活动的有效开展,整个数学组都打起十二分精神投入到备课中。
刘长青主任就是数学组的定海神针,每每磨课都能给我们打开新的思路。听完他的指点,有一种“拨开云雾见月明”的感觉,课堂框架也变得清晰起来。数学组科组长吕安伟老师一会操心徒弟钟怡姿老师的课该怎么上,一会又得协调大家一起听课、评课,邀请各位名师来帮忙指点,忙得不可开交。周末都能看到吕老师带着两位新老师在学校磨课的辛勤身影。
《上下》——郭伊晗老师
郭伊晗老师努力立足于新课标的精神,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适当的语言和方式描述物体空间上下的位置关系、体会上下位置的相对关系。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时间短。郭老师安排了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并且使这些活动紧密相连,多让学生动手操作、直接体会。
初生牛犊不怕虎,任教时间不长的郭老师在课堂中显得异常老道,她用大树爷爷给小动物们讲故事的情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利用多媒体设备设置“上下”的游戏,采用设置有效问题“松鼠为什么一会在上面,一会又在下面呢?”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搭配中的学问》——钟怡姿老师
钟老师精心选择了三个生动有趣的现实素材,分层次、有步骤地展开教学,在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并解决有关搭配的现实问题,学会用学具、图形、文字、字母等表示搭配的结果,通过交流获得有关搭配的活动经验,发展学生抽象思维,逐步建立符号意识。
钟老师利用“在游乐场”的这个大情境,结合“搭配服装”、“营养午餐”、“去城堡的路线”等活动,带领学生探索并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能用合适的方式表示各种搭配方法。充分将玩与学结合在一起,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激发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极大兴趣。
高效研讨促成长——评课
课堂的打磨与呈现,倾听与研讨,都是青年教师成长和进步的阶梯。在评课环节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作出精彩点评和悉心指导,听课的老师们也给青年教师提出了宝贵意见。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杨超主任提出《上下》这一节课需要培养学生推理意识,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在教学中可以制造冲突,制造矛盾,让学生在问题中获得顿悟。一年级的数学一定要是好玩的,要学会用语言去调动气氛,老师要学会装傻扮萌,这样的课堂学生才会觉得有意思。在《搭配中的学问》这一课中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符号意识,要充分利用好教材的三个例题,强调知识是层层递进的。对于这两节课,杨超主任既有肯定,也有深刻的剖析;既有对课堂教学感性的认识,也有理性的升华。深度评课让老师获益很多,对老师的成长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教学处程艳老师给予两位老师和她们的课堂高度评价,针对课堂中的不足,就如何关注和引导学生课堂上的兴趣河学习积极性、以及如何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等方面给予很有见地的指导。
集思广益求真知,聚沙成塔汇睿智。刘长青主任说:“数学是理性的学习,我们不仅仅要情景化教学,也要能去情境教学,我们要营造纯净的氛围让学生沉浸式思考”。教研组要集思广益,在教学路上一路学习,一路向上。
一路成长,一路感知。最后邱山红副校长提出,年轻的老师或许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是,成长的阵痛过后,必然会迎来生命的春天!在当前“双减”的背景下,为减轻学生负担,包括青年教师在内的所有教师应更加注重课堂质量和效率,让“提质”真的落到实处,并能找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小荷才露尖尖角”,园岭校区正因有一批像郭老师和钟老师一样还是大家眼中“孩子”似的年轻人,她们有能力有热情。相信假以时日,她们一定会成为学校的中流砥柱。让我们共同期待她们更加绚烂的绽放吧!
文/卢卓
图/何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