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重点复习内容

发布时间:2013-06-25 信息来源: 荔园小学(荔园教育集团)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重点复习内容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和计算机的屏幕会看到一个个小点由()、(绿)、()三色组成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中间厚边缘薄)。具有放大镜片那样,透明、中间厚,边缘薄物体(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保鲜袋,水滴等),具有(放大)功能。人们把放大镜又叫凸透镜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镜片中央凸得越厉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范围越窄

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组成物质内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食盐、白糖、味精、碱面等。

8、食盐、白糖的晶体是(立方体)的,味精的晶体是(柱状)的。

9自然界中(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但并不是所有透明的固体都是晶体,如(玻璃)、(松香)、(琥珀)、(珍珠)等就不是晶体。

10、制造晶体的方法:1.(减少水分);2.(降低温度)。

1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12、(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使用显微镜的步骤:①安放;②对光;③上片;④调焦;⑤观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后来人们又研制出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13、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14、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洋葱表皮上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洋葱的细胞。(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5、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不同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6、(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7、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利用(干草)可以培养微小生物。

18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制作步骤: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水;②用镊子取下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上展平;③用盖玻片倾斜盖到标本上;④从从标本边缘滴一滴碘酒给标本染色

19微生物装片的制作步骤:①先取少量脱脂棉交织成网状放在载玻片上;②在棉纤维上滴一滴池塘水,盖上盖玻片。放棉纤维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微生物的活动)。

20、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常见的微生物有(草履虫、变形虫、喇叭虫、眼虫和团藻)等。
21、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放大几倍到几十倍,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放大到1500倍,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放大到200万倍,能看到更小的细菌、病毒和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扫描隧道显微镜(放大到3亿倍,能直接操纵原子或分子

22、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单元 物质的变化

1、世界时(物质)构成的,所以的物质都是在不停地运动。我们所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2、我们想要铁丝发生变化,可以使用(折)、(拉)、(锤打)等方法。

3、所有的物质都在发生变化,但变化各有不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4、用金属汤勺取一小勺白糖放在蜡烛火焰上烧,白糖会慢慢地溶化(物理变化),继续加热后炭化(化学变化)

5、我们可以用(筛网)分离沙和豆子的混合物,沙和豆子的混合是(物理变化)

6、有些物质混合后不会生成新的物质(物理变化),如(白糖)(水)混合后的糖水;有些物质混合后生成了新的物质(化学变化),如(小苏打)(醋)混合后冒泡(产生了气体)。这种气体可以使(燃烧)着的细木条火焰(熄灭),说明(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

7、米饭在我们的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甜味)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口腔里跟唾液混合后产生了新的物质(化学变化)

8、在米饭(淀粉)上滴几滴(碘酒),颜色变成了(紫蓝色),产生了新的物质(化学变化)。用这种方法可以检验食物里是否含有淀粉。

9、含淀粉较多的食物有:米饭、馒头(面包)、番薯(地瓜)、南瓜、玉米、土豆(马铃薯)、香蕉等;含淀粉较少或不含淀粉的食物有:花菜、菠菜、白萝卜、红萝卜、桔子、洋葱等。

10、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以下现象:(发热)、(发光)、(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

11、物质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利用(物质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温度计(物理变化);利用(小苏打)(醋)的混合,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化学变化),可以灭火。

12、通过观察铁片和铁锈:铁片是(银白色)的,(容易导电),可以弯曲(韧性好)(可被磁铁吸引);铁锈是(红褐色)(有缝隙)(无光泽)(不容易导电)(粗糙),敲击时容易碎裂(韧性差)(不能被磁铁吸引)。铁生锈与(空气和水)有关。

13、(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可以发现(蓝色的硫酸铜溶液)颜色变浅,同时(铁钉)表面附着一层(铜色),生成了新的物质(化学变化)

14、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用(制成合金)、在(铁制品表面涂上或镀上防锈材料)(保持铁制品表面的干净和干燥)等方法,减慢铁制品的生锈速度。

第三单元 宇宙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地球不同。

2、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行。月球直径约是地球的(1/4);质量约是地球的(1/80);体积约是地球的(1/49);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

3、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在月球上着陆,(阿姆斯特朗)留下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足迹。

4、月球(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5、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月相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

6、农历上半月由,下半月再由画月相防错口诀:上半月(西边)亮逐渐充满下半月(东边)亮逐渐消减

7、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8、(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环行山的特点:(数量众多;杂乱分布;有大有小;有深有浅)。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有关环形山形成原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这种观点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后留下的痕迹,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层,使撞击更猛烈和频繁。还有一种观点是(“火山爆发说”)。

9、(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10、(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11、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居于(太阳和月球)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就发生了月食。

12、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太阳系里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3、人们为了便于辨认星星,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根据其形态想象成()、(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并给它们命名,这些人为划分的天空中的区域就称为(星座)。(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

14、(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小熊星座的主要标志是(北极星

15、(北极星)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认方向,利用(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北极星):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5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

16、(宇宙)是由类似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庞大的系统,它在不断运动变化。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

17、(狮子座)头部的几颗星像一个反写的问号,尾部的三颗星构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些就是狮子座的明显标志。

18、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诞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消亡。恒星都在不停地(高速运动)。

19、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银河系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

20、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

21、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的古籍上就出现了(“火箭”)的名称。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的(垃圾)。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垃圾分类方法:按材料分可分为塑料、金属、纸、玻璃等;按原来用途分可分为食物、包装、用品、衣物、电器等;按危害状况分可分为有害垃圾和一般垃圾

2、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和(回收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

3、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有:(1)散发恶臭,污染空气、水源(2)滋生蚊蝇,引发疾病(3)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

4、焚烧垃圾的优点:(1)占地小,使垃圾减量(2)避免污染地下水(3)产生的热量可用来发电;缺点对周围空气产生严重污染

5、(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6、(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

7、日常生活中以下垃圾是可以减少的:(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2)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

8、(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垃圾。

9、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

10、生活垃圾一般分四类: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一般垃圾。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

11、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12、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一节一号电池能使(1平方米)土壤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无法饮用。

13、(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14、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

15、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

16、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目前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

17、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

18、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的杀虫剂、肥料)等,可能来自(工业的废水、油污)等,可能来自(家庭的洗涤剂、人的排泄物),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

19、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才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20、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获得净化。物理方法主要就是分离水中的杂物和较大的颗粒,杂物有塑料袋、菜叶杂草等;生物方法是通过细菌分解水中的污物;化学方法主要是用于消毒,通常的做法是向水中加人化学药剂——,通过它来有效杀灭水中的病源微生物。

21、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主要全球变暖垃圾成灾)、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酸雨(水污染)、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有毒化学品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22、许多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但人类的活动也能够改善环境。(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最根本的办法。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广(“无车日”)活动,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23、减少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的方法有:(1)用纸袋和布袋(2)提菜篮子上菜市(3)减少塑料包装(4)用可降解塑料袋

24、由于(全球森林的大量破坏)和(海洋环境的恶化),现有的生物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人类(滥捕乱猎)和(过度开发利用),更使得许多生物资源濒临枯竭。

25、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我国的(九寨沟)、(长白山)、(四川卧龙)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荔园小学(荔园教育集团)202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