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校应责无旁贷的承担起指导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事实上,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和科学有效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合力,才能真正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 在家校合作的条件下,家庭教育可以做到一对一,能够注重个别孩子心理疾病的预防;学校教育的综合性又可注重心理素质的提升,这样一来就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所以说,心理健康教育,应走家校合作的道路。
一、 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 认识错位、观念陈旧
(1)从家庭方面看,部分家长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他们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学校的事,孩子的学习和品德有老师管,自己只管吃、喝、拉、撒、睡。还有的家长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和分数,在其他方面则抱有无所谓的态度,或者对子女娇生惯养,百依百顺。
(2)从教师方面看,有些教师认为家长不懂教育规律,一般因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差,往往不懂教育孩子,反而还给教学带来麻烦。另一方面,教师倾向于自我保护,怕自己职业权威的形象受到威胁和挑战。
(3)从学校方面来看,当今中小学还是追求升学率,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都将眼光集中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上,致使学习成绩的好坏几乎成了衡量学校或教师教学质量好坏的唯一准绳,这就造成家校合作形式单一,主要围绕学生的学习成绩展开,而忽视了学生身心的健康。
2、 家校合作中随意性大,造成无序、无据的状态
(1)缺乏计划性。在实际工作中,家校合作缺乏整体计划,班级主要以召开家长会为家校合作的方式,对每一个学生缺乏系统整体的跟踪合作。
(2)缺乏互动性。家校合作应该是家长和学校、教师在活动中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过程,即双方需要相互交流、沟通,这才是家校合作的真正前提。但实际活动中,大多是教师对家长的灌输,教家长如何去做,只是单向交流,缺乏双向对话。
二、针对以上种种原因,在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道了路上,我想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学校的大门、教师的大门为家长敞开,每学期向家长公布教学计划以及该年级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只有家长和学生都充分明确目标是什么才有一个明朗的方向可行。并且每周都设有家长咨询的专用时间。真正实现家校互动。
(二)、针对性原则。对文化素质过低的家长,定期培训。在培训中注重教育方法的指导,注重培训内容深入浅出,让家长易于掌握和接受才能做到家校配合教育。
(三)、跟踪、巩固性原则。当我们在家校合作中取得显著效果的学生一定要坚持,不能放松,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心理。
(四)、个别指导的原则。对一些我们发觉孩子的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学生,学校、教师对家长应进行个别指导,单独交流合作,制定合理的教育策略和方案,及时交流沟通。
三、下面我就“个别指导原则”谈谈我在工作中的做法。
(一)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
在我的学生中有这样一个“恨爸爸而不服,爱妈妈而不怕”的孩子。马x是一个聪明、任性、思想带有偏激的女孩。有一段时间发现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做作业,经常和同学发生矛盾,有时还出手打其他的同学,当别人不接纳自己,就恨不得去跳楼,表现的非常异常,已有一定的心理障碍。
(二)浅层次的与家长交流,出现问题。
一天放学时我和孩子的父亲沟通孩子在学校的状态,询问孩子在家的情况,让家长配合我做孩子的思想工作,孩子的父亲很谦和的说一定和孩子好好谈谈。第二天一早,马x的妈妈给我发来短信说,以后孩子有什么情况要给她反映,别给孩子的爸爸说了,因为孩子的爸爸昨晚打孩子了,出手很重。
(三)反思自己,查找问题原因所在。 看到短信,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是我和家长的交流有问题吗?我也是在表扬孩子后才指出现在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共同做孩子的工作的,爸爸为什么要打孩子呢?妈妈为什么有不让和爸爸交流呢?带着困惑,我约孩子的妈妈见面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我了解到父母在教育孩子上严重不和,分歧很大。爸爸教育粗暴,认为孩子又错了就该打,不打不长记性;妈妈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错都可能犯,犯了错不能打孩子,该理解孩子、容忍孩子。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总让他们夫妻两个在教育孩子时吵架,孩子也总是在被爸爸狠打之后,妈妈过来呵护安慰爱抚。被爸爸打,孩子怨恨;被妈妈溺爱,妈妈的话也不起作用。了解到这儿,我想,孩子如果经常犯了错误就被爸爸狠打之后就会在妈妈那里得到更多的爱护,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犯了错误被爸爸打了也没什么,反正妈妈会来哄我、爱我,这更让孩子加深了对爸爸的恨以及对妈妈的依赖。我已经明白孩子为什么会出现任性和偏激的性格了,正是父母教育的不一致才导致孩子“恨爸爸而不服、爱妈妈而不怕”的性格缺陷。
(四)与家长深度交流,共同找问题。 针对这种现象,我觉为了孩子心理健康,为了让孩子的成长有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我必须找其父母谈谈有关孩子教育的问题。首先我找来孩子的妈妈,在交谈中,我给她说,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也不同意出手打孩子,孩子一有错爸爸就打孩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问题。但作为孩子的母亲,你首先要和孩子的父亲沟通好,你们做父母的首先要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达成一致,孩子出现什么问题,你们要用什么方式教育孩子,如何更好的和孩子交流沟通,这是你们首先要完成的,做好了这样的准备你们再去面对孩子。不能在孩子出现问题时连想都不想父母就用自己的方式去管教,或者当孩子的面就开始指责对方管的不对,或者去包庇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该听谁的?谁的才是正确的?她已经迷茫在你们的争吵之中。俗话说“教育孩子中父母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并不是让一方只批,另一方只哄,批要批到正中要害,批的正确、批得严厉;哄的一方要分析为什么挨批,错误在哪儿?以后怎么做?要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方向。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明白和理解爸爸为什么批评,才不会“恨爸爸而不服,爱妈妈而不怕了”。孩子的妈妈说我说的有道理,说以后一定要和爸爸好好沟通。 之后我又找了了爸爸交流,给他说再教育孩子上打孩子的不妥之处,这只能让孩子在心里上认为犯错了挨一顿打就解决了,根本就不会想为什么会犯错,以后怎么做,即便是孩子想改正,却不知从哪里去改、如何去做?你的打只能疏远和孩子的距离,加深和孩子沟通的障碍,导致孩子什么都不敢说话实话,害怕哪句话说错了就会被打一顿。所以说打孩子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能让问题进一步加大,造成孩子说谎、甚至出现她认为别人有错误她就大打出手的新问题生成。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还是多和孩子交流沟通的好,了解孩子心理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即使是要批评孩子,一定让他明白为什么被批评,是自己哪里做错了,让孩子从心里真正明白你批评的对才行,这样既能树立起父亲的尊严,又能让孩子敬畏。她的父亲听了也是连连点头,下决心说以后一定要冷静的处理孩子的问题。
(五)交流合作显成效。 事后,孩子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意见达成一致,经常一起到学校了解孩子的情况。我们的合作现在一直还在坚持,这让孩子也认识到了自己不会再一味的被爸爸打骂,也不会一味的被妈妈庇护,孩子找不到空子可钻,学习踏实了,与同学的关系也融洽了。一学期下来,性格好转了不少。给父母一个统一教育孩子方向,还给孩子一个灿烂的童年,我自己也收获一份欣慰! 由此可见,家校合作,必须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站在同一条战线的同时,家庭教育达成一致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显得尤为重要。 由这个例子使我想到,要想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教师在学校关注的同时一定要了解孩子在家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的情况,多和家长沟通,并且对个别家长进行个别指导,并长期跟踪合作,使家庭教育一致的前提下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才能促使孩子真正的健康成长。
总之,在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道路上,我们还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情况,遇到各种不同的学生和家长,只要我们能够充分正确的利用家庭和学校这两大教育阵地,并注意家校沟通的方法和原则,以及个性差异,我们相信在学校、教师与家长科学、有效的合作下,每个孩子都会有很大的进步,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荔园小学(荔园教育集团)2023©版权所有